你言我语丨书香节何以成为珠海的城市文化IP?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5-08-18 18:19:33

市民讲书人深度解读珠海文化基因、言语少年们深情诵读英烈家书并讲述烈士故事、丨书别开生面的香节汉服非遗秀精彩上演、全国知名教师包君成现场分享“写作秘籍”、何成海漫画家朱德庸和读者面对面聊创作……在2025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,为珠文化丰富活动带来别样体验。城市这场以“书香湾区,言语阅见世界,丨书共享未来”为主题的香节文化盛会,吸引群众纷纷前来打卡,何成海共享“书香盛宴”。为珠文化(《珠海特区报》8月17日02版)

你言——

书香节何以成为珠海的城市城市文化IP?

2025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的启幕,不仅是言语一场文化展演,更是丨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注脚。珠海正在用一场书香盛宴向世界展示:一座城市的香节文明高度,从来都与阅读的深度成正比。

在电子阅读冲击实体书的时代,珠海反其道而行之,打造“全城阅读生态圈”。主会场六大特色展区构成完整文化价值链:从“书香长廊”集结11家实体书店的坚守,到“潮品荟”用文创产品解构经典;从“古韵新说”展区对岭南文脉的数字化重构,到美食市集与品牌车展形成的跨界体验……这种“文化+”的混搭模式,恰恰印证了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观点——当代文化消费正在打破雅俗界限。珠海用实践表明,阅读推广不能曲高和寡,需要建立与大众生活的“超链接”。

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书香节的三个创新维度。其一,空间维度辐射香洲、金湾、斗门分会场,再延伸至全市201个公共阅读空间,形成“15分钟阅读圈”的毛细血管网络。其二,时间维度打造“双节联动”:5天集中展览与30天持续活动相衔接,避免文化供给“昙花一现”。其三,参与维度突破地域限制:首次邀请中山书店跨城参展,契合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“软联通”逻辑。这些创新背后,是珠海对“城市即展厅”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
朗诵会现场《一脉书香越山海》的叙事颇具象征意义。从唐国安携带经卷赴美求学的历史镜头,到如今“海上书吧”的现代场景,珠海正在完成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;胡波教授解读的香山文化,本质上是以书为媒的文明对话史。当珠海把留学文化书籍、国际题材作品纳入主题展区,实则是延续了百年前容闳、唐廷枢等香山先贤“开眼看世界”的精神谱系。这种文化自觉,恰是建设“青春之城、活力之都”最深厚的底气。

数据显示,珠海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但数字阅读碎片化趋势明显。“借阅之星”榜单揭示的另一个事实是:成年读者占比不足三成。这提醒我们,书香节不应只是年度文化嘉年华,更需要转化为日常的阅读习惯培育。

当下,珠海正在书写新的文化方程式:“日月贝”大剧院遇见古村影像展;康震的诗词讲堂碰撞“我是小魔”的二次元表达……传统与现代的化学反应已然发生。书香节这个城市文化IP的价值,不仅在于让20万册图书找到读者,更在于它构建了城市的文化磁场——在这里,每本书都是通向世界的船票,每个读者都能找到精神共鸣的波长。

正如开幕式上那曲《劝学》所启示的:一座城市真正的竞争力,永远藏在它的图书馆和书店里。

我语——

“我是珠海讲书人”:让平凡人点亮城市文化之光

当小学教师、茶庄主理人、飞机维修工程师等平凡面孔站上讲台,城市文化的传播范式正被重新定义——“我是珠海讲书人”,这场持续四年的文化盛宴,不仅成为珠海市民的精神嘉年华,更建构起“全民皆是城市叙事者”的新型文化生态。

全民阅读不应是自上而下的文化灌输,而应是自下而上的文化觉醒。“我是珠海讲书人”活动最珍贵的突破,正在于让文化传承的“话语权”回归民间。讲书人并非专业研究者,而是来自各行各业鲜活的市民个体。当城市历史与精神由生于斯、长于斯、奋斗于斯的市民娓娓道来,其讲述天然带有泥土气息与生命温度。这种讲述权回归民间,使文化传承成为自下而上的“生长”。市民不再是文化被动的接收者,而跃升为文化积极的讲述者与再创造者。

传统城市文化传播常囿于“宏大叙事”或“静态展示”,在博物馆橱窗与学术殿堂中,虽精致却难免与普通人的生命体验隔膜。当市民成为讲书主角,城市文化的“毛细血管”瞬间被点亮。他们立足自身行业背景,将珠海文脉与个人经历、生活观察有机熔铸,文化由此变得可亲可感。那山、那海、那街巷,不再仅是地图上的标识,而成为承载着共同记忆与情感共鸣的鲜活存在。城市的历史不再是尘封的档案,而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、赋予新意的“流动的盛宴”。

市民讲述的独特魅力,更在于其无可替代的“真实感”。由市民以日常语言讲述身边故事,既非刻意雕琢的官方宣传,也非学术语言的艰涩转述,而是带着生活质感的真挚表达。这种真实赋予城市文化强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。当市民用朴素语言描绘熟悉的街巷变迁或人文风物,听众心中的文化认同便自然升腾。这份认同,是城市精神得以凝聚和传承最深沉、最牢固的根基。

珠海市民登台讲书,正是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。市民讲述激活了城市文化基因,使城市精神图谱的绘制有了最广泛的参与者和最坚实的支撑点。唯有让市民从文化传承的“观众席”走向“讲述台”,城市的精神血脉才能真正在民间汩汩流淌,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

从一场活动到一种现象,“我是珠海讲书人”的意义早已超越阅读本身。它既是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,也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载体,更是城市品牌塑造的有力抓手。在知识碎片化的时代,这种深耕文化、凝聚共识的活动,为城市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持久活力。期待“讲书人”活动继续以书为桥,连接历史与未来,让珠海的文化之光在更多人的心中闪耀,为城市的文化繁荣写下更璀璨的篇章。

顶: 291踩: 22357